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适应现代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体育机构中胜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能承担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学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愿意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献身。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领域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立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资料并撰写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能在科研所、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
01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02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3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定为3年。三年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5—2年,论文写作时间为1—1.5年,要求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后的前两年修满38学分(不含实践环节所获学分),第四学期选定毕业(学位)论文课题,第5—6学期做毕业(学位)论文,完成论文答辩。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最迟在第一学期结束前确定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制定个人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硕士研究生的中期检查、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由学科统一组织。体育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
2、课程学习与研究课题、科研论文相结合。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研究课题和科研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
3、凡学位课程均要考试,非学位课程考查。经考试或考查合格,才可给予学分。考试成绩一律按百分制评分记载,考查成绩可用百分制评记,也可用合格或不合格评记。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学位公共课 | 10373001 | 第一外国语英语精读 | 144 | 4 | 考试 | | 第一外国语英语听力 | 72 | 2 | 考试 | | 10373006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36 | 2 | 考试 | | 10373007 |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 | 36 | 2 | 考试 | | 学位基础课 | 04030301 | 体育教学论 | 54 | 3 | 考试 | | 04030302 | 运动训练学 | 54 | 3 | 考试 | | 04030303 | 实用运动生理学 | 54 | 3 | 考试 | | 学位专业课 | 04030304 |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 54 | 3 | 考试 | | 04030305 | 体育社会学 | 54 | 3 | 考试 | | 04030306 | 体育管理学 | 54 | 3 | 考试 | | 04030307 | 体育科研方法 | 54 | 3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 选
修
课 | 04030308 |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 | 54 | 3 | 考试 | 方向1 | 04030309 | 体育教学训练理论 | 54 | 3 | 考试 | 方向2 | 040303010 |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 | 54 | 3 | 考试 | 方向3 | 040303011 |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 | 54 | 3 | 考试 | 方向4 | 040303012 | 体育运动史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3 | 比较体育学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4 |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5 | 体育经济学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6 | 体育法规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7 | 运动生物力学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8 | 医务监督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19 | 现代教育技术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20 | 教育心理学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21 | 专项技术分析与实践 | 36 | 2 | 考查 | | 040303022 | 运动选材理论与方法 | 36 | 2 | 考查 | | | | | | | |
|
六、必修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填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在第一学期结束前报系和研究生处备案。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方向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方向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维和训练写作,着重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环节(2学分)。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研究生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当于助教1个月工作量的任务。
4、学术活动与科研实践(2学分)。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导师的带领或指导下参加校外的专家讲学、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在学期间,硕士研究生必须作1次学术报告。具体办法详见《关于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的意见》。
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否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是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论文答辩之前,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一般应在有CN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已得到正式采用证明)2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
七、科研与论文工作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2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2、本专业硕士生最迟应在第4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选题: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广泛查阅和收集,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两个基础平台,确定具体研究课题。要选有重要应用性的课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一定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
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要求理论正确、观点鲜明、文献详实、思路清晰,文体格式符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术水平:格式规范,结构严谨;研究方法先进、有效,并有所突破;文献信息量全面而丰富,数据翔实;理论阐述充分、严密,逻辑性强;结论科学、准确,有个人独到见解,核心部分达到公平发表水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