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详细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大黄山”战略下万里茶道(安徽段)真人图书之 非遗传承人倪赛华和叶正初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6 点击数:

真人图书是一种源自丹麦哥本哈根的阅读理念,也是实践团队打造的特色系列非遗传承人访谈活动,将非遗传承人的经历作为可供翻阅的书籍,在面对面的交谈分享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

茶舞播种者——采茶扑蝶舞传承人倪赛华

721日上午,淮师大万里茶道(安徽段)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渚口村访谈了采茶扑蝶舞省级非遗传承人倪赛华老师。倪赛华老师从十几岁就开始跳采茶扑蝶舞,至今已有五十年左右。除了喜欢跳舞之外,还经营有自己的一家农家乐。

倪赛华老师首先带领实践团队在倪氏宗祠观看了一场韵味十足的采茶扑蝶舞。而后在访谈中,倪赛华老师说:采茶扑蝶舞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我自小在渚口村长大,耳濡目染就对其产生了兴趣。在传承方面,她经常组织村里的妇女学习采茶扑蝶舞,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并为小学生免费教学并提供服装和道具。针对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她指出,为迎合旅游市场,采茶扑蝶舞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加快了曲调,改编了舞蹈。但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发展资金不足的现状,她期待有更多年轻血液的加入及资金的投入。

戏曲坚守者——目连戏传承人叶正初

721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历溪村访谈徽州目连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正初老师。叶正初老师从小就对笛子、唢呐、口琴等感兴趣,1989年进入目连戏剧团,经历了外出做生意、剧团瘫痪、剧团重建等,于2016年回到家乡重振目连戏剧团。

叶正初老师指导剧团成员为实践团队带来了一场令人叫绝的目连戏表演,演员们身着精心绣制的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展示精湛的演技,将《目连救母》这一经典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通过演出,实践团队得以在千年后与古人对话,切实地感受孝道文化。而后叶正初老师介绍了他从事目连戏的个人经历,认为想带好一支队伍,必须能吃亏、愿付出、懂戏曲,并表示传统目连戏由于缺乏对声腔的把控,导致传承较为困难。他为了固定唱腔,制作了目连戏简谱,只需要懂简谱、明乐理,就能够唱目连戏。同时他积极投身于剧目的复排,争取让更多的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在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方面,他说:目连戏受众群体较小,发展不能只依靠自身,希望各行业都能够增强文旅融合意识,以文促旅,以旅养文

通过对两位老师的访谈,实践团队认识到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着力于技艺、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90779428564348a786013d530e37ac2d.jpg

b1ee6c3a721046c8a70a64a585fbe991.jpg

47eba190cc6c445c9fd338d437b03ebe.jpg

ad3fda4490e34c28bf5917ed0f309ae8.jpg

07ad524fe942478780b757b47a7098a2.jpg

dca86d081f234b518c5f7e198e2a656d.jpg

(文:冯冰倩 傅婧蕾/图:丁晓娜 丁若楠/审核:李曼曼)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