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附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第四次联合教研活动
5月13日,附中附小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附中录播室举办第四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教学展示与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各学段思政教学的个性与共性,力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教学展示环节,附中思政课教师刘琼和孙景分别进行了高中政治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授课展示。
刘琼授课内容为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堂以“从李杜诗词中品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总议题,巧妙地将李白和杜甫的诗词融入教学,通过“读诗词,找概念”“品诗词,明道理”“辩诗词,懂方法”“写诗词,抒情怀”四个篇章的设置,将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思维线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与文化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孙景授课内容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三框《基本经济制度》。课堂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相关事例进行导入,设置三个活动启发学生探究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怎样才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整节课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深入讨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核心组成员、附中思政课教师朱乾坤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精彩点评。认为刘琼以李白杜甫诗词为情境载体,从诗词中的家国情怀,找到与本框知识的契合点,用诗词创作情境,把文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课相结合,是教学上的新视角、新思路。孙景的教学内容与高中政治必修二的内容相一致,本部分内容八年级的仅为一框,较为概括,而高中则是三课,高中知识更加深入具体。孙景作为跨学段思政教师,根据学情适度把高中知识融入初中课堂,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更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符合苏联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建兵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们成功地将家国情怀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达到了价值引领的目的。
附小思政课教师王传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强调在各学段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性。指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她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高度统一,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全面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段思政教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各学段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力推动了附中附小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开展。
(文:马苗苗 朱乾坤/图:马苗苗/审核:李曙光)
用户登录